陈宗琪,男,汉族,江苏盐城人,中共预备党员,关于2021级能源动力硕士研究生。在读期间担任硕能212的班长,研究生教学秘书助管,燃料及燃烧学助教等。在课程学习上,学习成绩位列专业第一,GPA3.75,获得2023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多次获得学业奖学金、优秀研究生干部、优秀共青团干等荣誉称号。在科研创新上,曾主持过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重点项目2项,获全国第十三届节能减排科技竞赛二等奖,授权专利2项,以第一作者在SCI一区期刊《Bioresource Technology》和《Fuel》发表了论文2篇。作为项目骨干参与了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(2022AH050317),宝钢冷轧项目“炉鼻子内溢流系统及锌灰泵流动阻力特性研究”等。硕士在研课题是蓝藻/污泥等生物质热溶萃取回收氮磷资源及集总反应动力学的探究。上述研究旨在解决大宗固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,回收其蕴含的有价资源,对于减污降碳、生态环保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磨刀砍柴、不怕困难
科学研究上是一个由循序渐进、不畏艰难的过程。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我本科是做建环制冷方向,初时切换到工程热物理能动领域做研究觉得十分困难。基础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及概念的导致在科研上进展几乎停滞。有幸张丽徽导师安排我担任本科《燃料及燃料学》课程助教,借此我发现这本书充分地弥补了自身缺少的专业认知,进而我寻找研读了《生物质化工与材料》《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加工技术》等书籍,从中补充了大量的专业概念与研究方法。做科研除了要做好理论学习还需要实验吃苦耐劳。由于我研究的蓝藻、污泥等固废都是腐败物,从取样制样到实验收集等过程都需要忍耐其散发的强烈恶臭。这里要特别感谢段锋导师,是他开自己的车到巢湖来回三百多公里,全程陪同我取蓝藻样品。导师身先力行,学生亦当迎难而上。此外实验试错是非常有必要的,不要害怕失败,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与规律,不断修改实验方案和改进分析方法,最终才能顺利推进课题的研究。
二、与人为善、谦逊求知
在工作生活中,我热爱集体,关心个人,做好辅导员和同学们之间沟通的桥梁,连续两年负责欧洲杯线上买球官网的研究生复试系统调试工作。疫情期间,我自愿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,主动拿出药品帮助同学。有时会碰到一些同学、老师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忙时,我总会毫不吝啬地鼎力相助。与人为善,与己方便。这些求助者们中其中不乏很多都是优秀师长、同学。他们身上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与技能,如丰富的理论知识、熟练的实验操作、严谨的表征分析等。所以,当我向他们请教问题时,往往也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此外,平时要做到谦逊求知,认真听取导师的批评建议,和课题组的同门们保持积极良好的沟通,时常交流科研进展。最怕的就是闭门造车,不听人劝,别人的一个点子往往能帮你解决困扰已久的问题。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,乐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,感谢他们帮自己找出了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。
三、善于思考、稳扎稳打
还记得研一我导师常常说,遇到困难时,要带着自己想好的几个解决方案再去找他讨论。这很好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所以每当我碰到科研困难的时候,我都会自己先独立思考,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应解决的手段,如果实在拿不准再请导师决定。此外,无论是在科研还是在生活中,往往在做事情时会出现急功近利的心态。例如我在做实验时有时也会急于求成,忽略遗忘了细节,而这些细枝末节反而导致了整个实验失败,进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修正这些错误。因此需要留意细节,做好所有的点滴记录,每隔一段时间的去沉淀总结近期的工作,这不仅利于减少出现工作中的纰漏,也便于回头查阅整理成具有逻辑的成果。我想科研与生活都共通的,都是在打一场持久战。既要提早去执行任务,也要做好阶段性的总结与归纳,我相信稳扎稳打地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必然会厚积薄发。
最后,我是幸运的,能够遇到两位和蔼可亲的导师,感恩他们对我的谆谆教诲和关怀支持,也感谢学院的各位领导、老师们及各位同门朋友们的关心与帮助。以上是我在读研学习期间的一些心得体会,希望以后的同学们在读研期间能够少走弯路、硕果累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