炉窑热工研究所简介
1概述
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下,围绕炉窑设备及其过程的节能降耗,减排提质的工作要求,积极与相关企业、设计院等单位合作,探索新工艺、新方法等,在炉窑热工设备及过程的控制优化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,突出重点,选好题目,“在深度研究和深度分析上下功夫、出精品”。近年来,研究所科研经费达200余万,其中承担国家或省自然科学基金共4项,与国内企事业单位合作研究项目30余项。发表了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共100余篇,其中SCI /EI 30篇,CSCD 15篇,专利9个。通过不断努力提高科研水平,加强团队自身建设,形成了一支新老结合,校企结合,具备雄厚技术实力的研发队伍,为炉窑热工领域的研究创新奠定基础,从而使欧洲杯买球网站炉窑热工研究所的整体实力成为省内一流,国内知名的科研院所!
2团队成员
放心购买足球平台炉窑热工研究所成立于2013年,研究所现有在编人员7人,具有博士学位3人,其中教授1人,副教授1人,讲师4人,硕士研究生10余人。
(1)李朝祥教授1963年生,博士,所长,学科带头人,主要研究领域:炉窑热工及火焰炉热工构造和理论解析、加热炉热工制度优化、炉窑仿真与优化、冶金熔体的数值模拟与水模试验。
(2)李文科副教授 1959年生,本科,副所长,主要研究领域:高效余热回收设备的理论及应用、热工过程系统仿真与最优化控制。
(3)刘小芳,1976年生,博士,讲师,主要研究领域:高效燃烧技术及电子散热。
(4)王计敏讲师 1979年生,博士,讲师,主要研究领域:热工设备仿真与优化、再生有色金属熔炼过程的热工特性、高效余热回收设备与新型节能环保燃烧器开发。
(5)张西和,1970年生,硕士,讲师,主要研究领域:能源评估、热工过程检测与控制、新型耐火材料的研发。
(6)袁银梅,1977年生,在读博士,讲师,主要研究领域:能源与节能技术。
(7)严大炜,1982年生,硕士,助理实验师,主要研究领域:系统管理节能的优化、热工设备(燃烧器、换热器)的开发。
3科研平台设备
(1)换热器综合性能综合测试平台:鼓风机、电阻炉及控制柜、管道系统(阀门)、孔板流量计、热电偶、LabVIEW采集系统等。
(2)燃烧器流场PIV测试系统:PIV系统(激光器、CCD相机、同步器、示踪粒子、Insight软件、发生器);实验炉系统(燃烧器及炉膛、烟道、石英玻璃观测窗),鼓、引风系统(鼓风机、引风机和管道);燃气储存及输送系统(罐装液化石油气)、电路控制系统(点火枪、压缩机);压力、流量测量系统(U型压力计加装橡胶软管、孔板流量计)。
(3)加热炉黑匣子测试采集系统。
(4)高温熔体多相流行为特征测试平台:有机玻璃、压缩机、高速摄影机、金卤灯、钢瓶、减压器、孔板流量计、电导仪等。
4近年来研究的项目
4.1国家或省自然科学基金
(1)蓄热式热交换器热交换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,安徽省科技厅,2003-2006
(2)蓄热式煤气燃烧器的开发,安徽省教育厅,2004
(3)填充床蓄热式热交换器的应用研究,安徽省教育厅,2000-2003
4.2燃烧器开发研究
(1)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应用开发研究,宝山钢铁公司,2002-2003
(2)顶燃式热风炉旋流燃烧器的开发研究,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,2008.11-2009.11
4.3加热炉研究
(1)湘钢二高线轧钢加热炉水管黑引分析与解决措施研究,湘潭钢铁公司,2006-2007
(2)环型轧钢加热炉车轮钢加热均匀性的研究,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,2010.3-2010.12
(3)轧钢加热炉最优加热制度的研究,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,2010-2011
4.4钢铁用炉窑及设备研究
(1)套筒式石灰窑热工状况的分析研究,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,2008.6-2008.10
(2)马钢四钢轧连铸中间包流场的数值模拟与优化,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,2010-2011
(3)新型高强环保铝合金材料物理场数值模拟,中南大学,中铝贵州分公司,2008.6-12
(4)环冷机热工过程数值模拟与优化,湖南省节能减排科技重大专项的子课题,2009.1-2010.4
(5)高炉喷煤热工过程数值模拟,中南大学,云南曲靖双友钢铁公司,2010.9-2011.12
4.5有色冶金炉窑及设备研究
(1)阳极焙烧炉火道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,中南大学,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,2009.5-12
(2)铝熔炼炉热工诊断与结构、操作参数的优化研究;铝熔炼炉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,中南大学,苏州新长光热能有限公司,2009.3-2011.7
(3)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数值模拟与结构、操作参数的优化及冶金反应工程学研究,中南大学,山东方圆有色集团公司,2010.9-2011.9
(4)铅冶炼余热锅炉炉内传热、流动过程数值模拟,中南大学,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,2010.5-2010.9
4.6炉窑及设备热工软件开发
(1)管状换热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,2004
(2)蓄热式熔铝炉热平衡计算软件,2010
(3)铜底吹熔池熔炼炉冶金计算软件,2013
(4)热风炉节能模拟系统,2006
(5)蓄热式陶瓷燃烧器设计系统,2007
(6)熔铝炉炉衬组合优化软件,2011
(7)燃料燃烧计算程序,2005
(8)加热炉热工制度优化软件包,2014
5具体目标
经过研究所成员的认真考量后,研究所成立的初级阶段(1~2年内),以企业、设计院等单位急需解决问题为研究对象,每年有3~5项横向课题,同时在此基础上,深入系统的研究,提炼出炉窑热工领域普遍关注的科学问题,争取每年获得省部级课题1项。3年内争取获取国家或省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以上,科研经费预计达100万以上。另外,计划三年内发表高水平论文20篇左右(SCI/EI/CSCD),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,引进博士2-3人,培养研究生10人以上。同时扩大与相关院校、研究院所的学术交流(不少于3次),增强研究所在国内外知名度,促进专业发展。
6主要研究方向
加热炉热工制度研究:炉窑加热制度直接影响了燃耗、产量和加热质量,是炉窑设备操作的重要参数。如何合理选择加热制度,在保证加热质量的同时燃耗也最低,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在改变现行炉窑工艺条件及炉子构造的条件下,对炉窑加热制度进行优化计算和各因素变化关系影响分析。
炉窑仿真与优化: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,热工理论的完善和数值算法应用技术的成熟,对炉窑设备进行全息仿真,可缩短新设备、新工艺的研发时间,而且能全面、客观、形象、真实的反映热工现象及其规律,是常规试验手段无法达到的。借助于实验设计统计理论,以及优化算法,完成炉窑设备“数学模型——全息仿真——整体优化”一条龙技术研究思路,主要涉及炉窑设备热工过程解析模型的构建、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和非线性多目标综合优化的实现等。
冶金熔体的数值模拟与水模研究:多相流普遍存在于化工和冶金过程中,如钢铁冶金中的转吹氧冶炼、钢包底吹氩、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等,多相流动是冶金工业中相间传质、气~液反应等过程分析的基础。由于各过程之间相互耦合,相互影响,很难通过测试或者实验的方法对其内部各种参数进行研究,因此主要借助于水模型实验对冶金熔体进行相关的研究。
高效余热回收设备与燃烧器研究:燃烧器和换热器广泛应用在工业加热和换热领域,以燃烧和换热新技术研究为理论依据,围绕冶金炉窑设备的技术需求和行业标准,借托研究所的燃烧器——换热器综合性能测试平台,从燃烧器和换热器的设计、制造、运行等关键环节出发,研发适合钢铁、有色等企业的高温或低温高效余热回收设备,以及节能环保燃烧器,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燃烧器动力特性、热交换器的换热特性和阻力特性基础研究,并与相关企业合作,输出集成技术,推动过程工业的跨越式发展。
热工过程检测与控制:本研究方向在继续研究各种传统工业炉窑(加热炉、热风炉、焦炉、隧道窑)、热工设备(换热器、燃烧器)等热工行为过程的基础上,重点对新兴工艺、先进工艺以及热工设备的热工行为,热工控制理论与控制技术进行攻关,开辟炉窑热工行为模拟与计算机加热控制技术等热工理论,而且解决计算机与热工过程控制的有机结合问题。
7相关论著:
[1]李朝祥,陆钟武,蔡九菊.填充床内传热问题的数学统计分析法[J].东北大学学报,1998:43-46
[2]李朝祥.填充床蓄热式热交换器的阻力特性实验研究[J].钢铁,2003:47-49+72
[3]李朝祥,陆钟武,蔡九菊,刘威.蓄热式热交换器热工行为的研究[J].钢铁,2000,01:55-59
[4]李朝祥,杨宗山.中板厂轧钢加热炉计算机在线最优供热控制模型的应用研究[J].钢铁,1995:65-70
[5] Li Chaoxiang,Cai Jiuju,Lu Zhongwu. Mathematic and statistic method for analysis of heat transfer in regenerative heat exchanger of packed bed. 2003 ASME Summer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,2003
[6] Li Chaoxiang,Experiment Research of the Regenerative Heat Exchanger of Packed Bed. 2004 ASME Heat Transfer,2004.
[7]Li Chaoxiang,Li Qianqian,Li Shanshan. Research On a New Style Whirl Ventilated Slag Cooler. APPEEC 2010: Asia-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(APPEEC 2010).,2010
[8]Li Chaoxiang,Wang jinsheng,Zhu jinjun. Experiment and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rmal Performance of Honeycomb Ceramic Regenerative Heat Exchanger. APPEEC 2010: Asia-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(APPEEC 2010),2010
[9]Li,Chaoxiang;Maruta,Kaoru. Influence of burner rim configuration on polyhedral flames,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,ICEICE 2011 – Proceedings,2011
[10]Linjiang,Zou; Chaoxiang,Li; Yinmei,Yuan; Wei,Guo; Fan,Yang; Yaxiong,Lu.Numerical study of the pusher-type billet reheating furnace: Proceedings of the ASME Process Industries Division,2006
[11]李文科,许永贵,赵永生. CAPL均热室供热制度对炉温及带钢热瓢曲的影响[J].钢铁,1996:46-50+54
[12]刘小芳,刘卫华,钱国诚,赵宏韬.机载膜空气分离装置分离特性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0:250-255
[13]刘小芳,刘卫华,钱国诚,赵宏韬.燃油洗涤引射器充氮性能实验[J].航空动力学报,2010:735-740
[14]刘小芳,刘卫华,钱国诚,赵宏韬.机载中空纤维膜富氮性能实验[J].航空动力学报,2012:975-980
[15]王计敏,闫红杰,周孑民,李世轩,贵广臣.结构参数对平焰燃烧器流场的影响[J].热科学与技术,2011:75-81
[16]王计敏,闫红杰,周孑民,李世轩,贵广臣.蓄热式铝熔炼炉熔炼过程的数值模拟[J].中国有色金属学报,20112242-2250
[17]王计敏,闫红杰,周孑民,李世轩,贵广臣.铝熔炼炉燃烧器水平夹角的优化模拟[J].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,2011:791-796
[18]王计敏,闫红杰,周孑民,李世轩,贵广臣.铝熔炼炉炉衬组合的优化模拟[J].中南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2:1523-1531
[19]王计敏,闫红杰,周孑民,李世轩,贵广臣.旋流数对铝熔炼炉熔炼过程的影响[J].中国有色金属学报,2012:1509-1519
[20] ZHOU Jie-min,WANG Ji-min,YAN Hong-jie,et al Multiple-response optimization for melting process of aluminum melting furnace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ith desirability function[J].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,2012,19;(10):2875-2885
[21]WANG Ji-min,YAN Hong-jie,ZHOU Jie-min,et al. Optimization of parameters for an aluminum melting furnace using the Taguchi approach[J],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,2012:31-43
[22]王计敏,闫红杰,周孑民,等.基于NSGA-II算法的蓄热式铝熔炼炉燃烧器布置方式多目标优化[J],过程工程学报,2012:86-93
[23]张振扬,闫红杰,刘方侃,王计敏,等.富氧底吹熔炼炉内氧枪结构参数的优化分析[J],中国有色金属学报,2013:1471-1478
[24]WANG Ji-min,YAN Hong-jie,ZHOU Jie-min,et al.Burner effects on melting process of a regenerative aluminum melting furnace,2013:3125-3136
[25]WANG Ji-min,YAN Hong-jie,ZHOU Jie-min,et al.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thermal process of a regenerative aluminum melting furnace,TMS 2014 annual meeting,(acctepted)
[26]王计敏,周媛媛,闫红杰,周孑民,基于偏最小二乘法铝液保温炉热工特性与回归分析,铸造,(录用)
[27]许鹏,王计敏,李文科,铝液保温炉热工行为的数值模拟,轻金属,(录用)
[29]刘燕春,张西和,曹丰平,任伯钧,周炳宇.高炉(300 m~3)热风弯头和直吹管保温性能的研究[J].钢铁,1997:65-70
8相关专利:
[1]李文科,邱冰冰,等. CN200920038549.4新型高效换热式旋风除尘器.实用新型专利
[2]李文科,等. 95239949.0网插旋流高效辐射换热器.实用新型专利
[3]李文科,王计敏,邱冰冰,等. CN201320210648.2一种高效热管换热式旋风除尘器.实用新型专利
[4]侯中华,陈光,何烈云,张西和,等. CN200720043229.9板坯炉生氧化皮在线监测装置.实用新型专利
[5]朱仁良,张西和,姜伟忠,等. CN200420026764.X炼铁高炉炉壳气隙判断装置.实用新型专利
[6]朱仁良,金觉生,姜伟忠,等. CN200420026763.5高炉炉壁冷却制度优化模拟装置.实用新型专利
[7]何烈云,陈光,李翔,张西和,等. CN200910232772.7多功能火焰炉炉内测试仪.实用新型专利
[8]侯中华,陈光,何烈云,张西和,等. CN200720043229.9板坯炉生氧化皮在线监测装置.实用新型专利
[9]朱仁良,张西和,姜伟忠,等. CN200420026764.X炼铁高炉炉壳气隙判断装置.实用新型专利
[10]朱仁良,金觉生,姜伟忠,等. CN200420026763.5高炉炉壁冷却制度优化模拟装置.实用新型专利
[11]何烈云,陈光,李翔,张西和,等. CN200910232772.7多功能火焰炉炉内测试仪.实用新型专利